不用負面看待說閒話這件事情,人與人之間本來就靠聊些五四三的事情來維繫感情,哪

有人一坐下來就討論桌上的天文學?這種維繫感情的方式比靠金錢交易來的友誼可靠多了。


  有趣的是,在跟還不是那麼熟的朋友聊天時,絕少話題是從個人開始,都是從第三者開

啟,不管是政治、電影或是運動賽事,還是等感情好一點之後—身邊共同的朋友,我們都習

慣在第三地尋找我們站在一起立場。假使一開始就分享自己私密的事情,對方不認同的風險

太高,甚至會讓對方有些尷尬,拿不是「我們」的事情出來討論比較容易拿捏對談的尺度。


  既然會談到身邊的朋友,也難免會聊到我朋友做什麼、我朋友說什麼、我朋友覺得誰如

何之類的話,這就是閒話的開始,亦是星星之火。除非是朋友要求你不能講出去的事情,我

們本來就有自由講話的權利,但既然是講別人的事情,真實的反應別人的意思或動機就很重

要,否則就是斷章取義,造成言者無心聽者有意的後果。


  如何真實的反應另一個朋友說的話?得先弄清楚他為什麼要說這些話。是抱怨的氣話、

玩笑話,還是他理性判斷做出的評論?例如一個已經跟女友交往十年論及婚嫁的男人在吃飯

時說:「在一起那麼久都膩了,換換口味也不錯。」如果我們直接把這一段話轉述給第二個

人聽時他會有什麼反應?「他在開玩笑吧!?」「他很花心耶!」「他是不是想要偷吃?」

如果第一位轉述這段話的人沒有釐清這男生說這話時的氣氛、語調、認真程度,就用自己自

己的口氣講這段話,會留給聽者有更大的想像空間。不要小看以這種方式傳遞出來閒話的力

量,當事人搞不清楚狀況就算了,有時候還受到莫名的波及,且找不到兇手,或是沒有兇

手—因為大家都忠於轉達你的每一個用字。


  還有一點要時時提醒自己,有時候我們過於雞婆把一個人的想法變成具體的行為,把

事情弄巧成拙,這是記者在行的事情。「這位中年男子最近失業情緒不穩沒有收入,打電話

去政論節目抱怨政府,有時甚至氣憤的說真想拿槍斃了某某人。他很有可能槍擊案的嫌疑

犯!」又如「他最近一直在說主管對他的批評很嚴厲,所以他一定很討厭他的主管,他一定

想辭職不幹了!」要實踐想法有很多因素要考慮,因人而異,無法用自己的價值觀或邏輯去

解讀別人的想法或立場。A很氣憤的跟B在抱怨C,在那當下不代表A就是看不慣或是討厭C

(當然討厭這也是主觀的詞彙)。A可能自己覺得要多一點時間來釐清事實再來決定要不要

重新衡量跟C友情的重量,或是這單一事件雖然A看不慣每次看到都想罵一罵,但根本舉無

輕重,完全不會影響A跟C的友誼。可惜我們太容易忽略當事人在決定事情思維過程,在關

心或自以為瞭解的驅使下驟下結論,那是不公平的。


  別妄想自己只要聽而不用說「閒話」,那是不可能的事情,當你不表達意見時,也不

會有人繼續想跟你講閒話,無可避免我們總是會對「人」產生評論,但在評論的當下要確

保對方是可以理解你在評論一個人時處的氛圍與情緒,且如果他在跟另一個人講你自身的事

情時,能真實的還原現場。


  講起來真的好累好難,最難的就是碰到那個瞭解你的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rian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