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該如何面對?龐大的資料是幫助我們更瞭解事實?還是離真相越

來越遠?web 2.0是不可擋的趨勢,未來資訊的傳遞只會越來越快,我們必須加強短時間內判

斷資訊是否正確的能力。

  聯合報一篇摘錄Andrew Keen新書《The Cult of the Amateur: How Today's Internet Is Killing

 Our Culture》的報導,揭露網際網路正在蠶食文化的殘酷事實。

Web 2.0狂熱 鯨吞蠶食文化
【聯合報╱李維國╱台北報導】

Web 2.0打造網際網路新操作模式,強調使用者可以自產自製內容,四面八方的資訊、觀點和意見自由上傳下載,而且完全免費。眾聲喧嘩的榮景中,矽谷企業家安德魯‧基恩(Andrew Keen)冷眼看待,新書《門外漢的偽宗教》(The Cult of the Amateur: How Today's Internet Is Killing Our Culture)揭露網際網路正鯨吞蠶食文化生機的殘酷現實。

 

基恩1996年創建Audiocafe.com,是電子音樂網站先驅,錢沒賺到就關門大吉。許多投資者因此視網路如瘟疫,但基恩像打不死的蟑螂,2000年另起爐灶,四年後又以失敗收場。2004那年,正是「網路的閃耀新版本」Web 2.0成為當紅話題。

 

基恩2006年在《標準周刊》(The Weekly Standard)發表專文,引爆爭議,因而動念寫成新書。他對數位菁英壓倒文化守門員,「群眾智慧」凌駕專業觀點深表痛心,「專業評論家、記者、編輯、音樂人、電影工作者和其他領域專家,這些文化守門員一一被取代」,結果是:真相/意見、專業觀點/業餘看法的界線模糊難辨。

 

這些「門外漢」借力科技,透過部落格、YouTube上傳視訊或編輯維基百科(Wikipedia)抒發議論,形成百花齊放新生態,主流媒體風光不再,廣告預算由平面媒體及電視急速流向網路。新創的虛擬世界中,「音樂出自業餘的車庫樂團,電影及電視以YouTube網站為平台,新聞是連續劇般的名人八卦,全淪為廣告的陪襯花邊」。

 

網路上難見「客觀」,部落格版主依個人喜好,精心挑選資訊演繹推論,再包裝為事實;更多Web 2.0用戶利用網路「確認自己的偏見,超連結到其他同聲一氣的人」。在網路想認真辯論重要政治、社會論題是癡人說夢:政治候選人的負面消息難保不是對手的傑作,誇大的文宣被當成事實像傳染病隨網路流竄。「Web 2.0革命真正帶來的是對我們周遭世界浮面的看法,而非深入分析;是井蛙之見而非深思熟慮的判斷。」

 

由於Web 2.0仰賴「高貴的門外漢」而非專家,許多搜尋引擎和網站只衝點閱率不管可信度,加上虛擬世界多屬匿名,無從確認身分與目的,錯誤資訊和謠言輕易在網路散播。維基百科點閱率高於大英百科,特殊的互動設計讓錯誤、未經查證,甚至明目張膽騙人的資訊橫行無阻。今年二月就爆出編輯維基上萬則資料,且未得授權可仲裁內容爭議的Essjay,根本只是讀社區大學的二十四歲學生,不是資料所載的神學教授。

 

「歷史證明群眾通常是愚昧的」,否則不會接受「奴隸制、殺嬰、小布希的伊拉克戰爭」等決定,也不會出現1990年代高科技泡沫和十七世紀橫掃荷蘭的「鬱金香熱」,「無知加自大加不良品味再加暴民統治」,後果難以想像。基恩指出,Web 2.0用戶最愛的資訊重組、剪貼工程可能侵犯著作權,盜版音樂及單曲下載直接衝擊唱片銷售和音樂產業。

 

根據Technorati搜尋引擎今年四月估計,網路現有七千萬個部落格,每天以新增十二萬個速度擴充。全球最大交友網站MySpace有超過一億八千萬筆個人資料,許多是刻意欺騙,「或許世人不瞭解,免費的東西其實會讓我們付出相當代價。」

 

【2007/07/29 聯合報】


  簡單來說,作者認為盲目的大眾會取代真正的專家(文化守門員),網路上充斥著膚淺

的看法,缺乏深入的評論分析。理解作者的邏輯,但個人還是認為作者只看到網路發展的一

小部分,過於危言聳聽,怪不得投資網路兩次都失敗。

  是阿,像我這個每天二十幾人次的BLOG,隨便寫些東西,好像沒能傷害多少別人的大

腦,透過連結影片進來逛過的,覺得其他文章內容無趣、沒有邏輯,下次就不會再來造訪,

但是有些BLOG每天都能維持幾萬次的點閱數,我就不認為那些讀者是笨蛋了!而那些部落

主,已經可以說是某個領域的專家。

  不再只有從某某學校畢業的人所說的話才叫做知識,只要少數人知道的就是知識,海耶

克在論述何謂知識的時候,就提過這一點。專家可以計算投入多少,產出多少,但只有農夫

才能根據天候判斷該如何調整耕作的時間或是投入量,更重要的是會緊急應變,這就是知

識。

  BLOG、Web 2.0(維基百科)絕對有他的價值,他傳遞的資訊也絕對是知識,雖然有很多人

盲目相信,但也有另一群人再嚴格把關,因此,不能貿然質疑網路上的內容會摧殘我們對正

確事實的認知。
  
  人人都可以發表意見是這個時代的特色,知識的累積也越來越深,雖然多容易造成混亂

,但也驅使我們要更加訓練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要說我們會被自己創造出來的技術害死,

好像也太小看我們自己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oriano 的頭像
    soriano

    得與失之間

    sorian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