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時間先研究瞿導的新作品,光看片名跟預告,願意花錢進電影院捧場的人應該不多,畢竟,平常上班都那麼辛苦了,週末為什麼要花時間去看那麼嚴肅的電影?
還有,我們有自己的奶奶,為什麼要去看他奶奶的電影?
因此,這篇不嚴肅的心得,是寫給那些
以為「親愛的奶奶」,是瞿導拍來思念他奶奶的電影;
以為「親愛的奶奶」,是用煽情來騙觀眾眼淚的電影;
以為「親愛的奶奶」,是灌輸要好好孝順奶奶的電影。
上面三個以為,就是我進電影院前的自以為,如果不是有優惠卷,我大概不會趕著在上映的第一個週末就進電影院。很怕這會是瞿導太個人的故事,當大家都有跟自己奶奶相處的經驗時,我們為什麼要進場看別人的奶奶?導演跟他奶奶的故事有特別悽慘嗎?上一部電影,有年紀那麼大的女主角,應該就是《空降危機》的M夫人了。
開演十分鐘後,我閉嘴了。電影以回憶的方式,片段交錯呈現,倒敘的剪接加上穿越時空的魔幻手法,慢慢解開一家人的誤會、逞強、秘密。當觀眾不在以看「他奶奶」的角度來欣賞電影時,就能體會到這部電影有多立體,裡面的每一個片段、每一句對白、每一個疑問,都不是為電影而寫的腳本,是真實發生在每個家庭的情節,每個人身上的情節。
對於現在的小朋友來說,可能有了智慧型手機就覺得自己長大了,對我這年紀上下十年的人來說,有了摩托車,才有長大的感覺。騎機車載女朋友可能很拉風,但載媽媽,或像阿達載著奶奶,才有那種剛走過成年禮的成就感。
摩托車,在這部家庭成長電影中,是重要的配角。不管是阿達自己在騎,載著奶奶,或是看著別人騎,甚至工廠朋友載阿達媽媽回家,兩個人在摩托車上的互動,要怎麼坐上機車、手要放哪裡,都太有故事性了。雖然我看過楊立州導演本人,但是當他騎著摩托車來上班時,我當下竟然沒認出他來,只覺得這個人其實在現實世界裡,應該暗戀林美秀很久了。
奶奶常常帶阿達去看電影,牌友問奶奶是要去看什麼電影,奶奶說要去看「立體」電影。當下以為,會是中影文化城那種動感電影,結果竟然是…
3D電影是當下的視覺享受,而「立體」電影,是讓觀眾有時以為自己走進了電影,有時以為演員走出了電影。我只能說,好萊塢製作不出來那種立體電影,但「親愛的奶奶」做到了。
有時稱讚,會先用髒話開頭,例如,他X的好看!
看完電影,我沒有哭,身旁友人也沒有(應該沒有吧?),但我真的很想大聲說,真是他奶奶的好電影!
如果我們有時候能活在電影裡面,會不會比較快樂?
就算我昨天才幫眼睛逐漸失去視力的奶奶夾菜,我還是清楚記得幼稚園時,每天送我上學,三點接我放學的日子。
私心地推薦,這首Stven Tyler 2010年在Chris Botti Boston演奏會上演唱的這首《Smile》,可以是這部電影最動人的片尾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