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綠卡爭議,共同市場的辯論有意思多了,只可惜在接下來的這段時間,這個概念只
會越弄越複雜,也會成為大選的變數,是否能將總統選舉視為共同市場公投?
我想說的是,馬蕭所講的共同市場在政治詞彙上就是「一中市場」沒錯,當然現在這時
候要極力澄清,因為他們沒有時間解釋。九二共識提到「一個中國各自表述」,既然台灣要
跟大陸在經濟上整合,成為共同市場,你就不可能稱呼它為「大陸市場」或是「台灣市
場」,總要取個兩邊能接受的名稱,看來一中市場是兩邊都能接受的結果。
但名稱不重要,不管這合作的市場叫什麼,都不會影響到整合的內容。
共同市場是一個目標,沒有硬性規定內容,學理上是要讓商品、勞工、資金、技術等自
由流動。長昌攻擊共同市場會開放大陸人民來台搶工作,到底有沒有曲解對方政見?或許有
曲解馬蕭的政見但不一定有曲解共同市場的意義。如果只有資金可以流通還算是共同市場
嗎?謝長廷在辯論上如此質疑。
兩經濟體互相談判簽訂共同市場的項目來爭取最大公約數,所以共同市場不必然代表勞
工的自由移動,可以參考歐洲的例子。一九六七年歐洲共同市場成立後,不僅勞工不能自由
移動,連短期觀光旅遊也要簽證,一九八五年簽署申根公約後,才有德、法、荷蘭、比利
時、盧森堡五國免簽證協議,這五國是在一九九五年(後加入葡萄牙成為六國),也就是十
年後才取消邊境檢查。
那馬蕭當選之後他們定義的共同市場就會實現嗎?別天真了!政見都是站在台灣的利益
著想,如果到時候大陸那邊堅持也要開放大陸勞工來台工作怎麼談判?既然是「共同」市場
就不可能是一相情願的結局。
坦白說我不瞭解為什麼馬蕭要講共同市場這個名詞,這名詞也沒有出現在一開始的政策
白皮書,只要他們的經濟政見能夠針對特定項目開放就如以讓人民相信他們有帶台灣走出去
的誠意,就很有希望當選。硬要挖一個可以讓對手攻擊的火坑,讓自己招架不住。
如前所述,共同市場是一個概念,就如同全球化一樣。我們會公投「是否贊成全球
化」這蠢問題?公投要針對單一政策議題來表決才有意義,向歐洲國家就曾公投過「是否要
統一使用歐元」。
不過,願意跨出去的人總比自以為愛台灣的人好...